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国足之殇——中国足球为何这么烂?城管猛踹女子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23/3/10 19:13:04  文章录入:admin  责任编辑:admin

  张火丁近况在今年大年初一,正是万家灯火齐贺新年的之时,国足迎来了世界杯预选赛十二强赛对阵越南的比赛,在此之前国足对阵越南已经10连胜,不管球员也好,球迷也好都理所应当把这场比赛看做一次国足拿分的机会,毕竟连续10次的手下败将还能逆天?

  但是万万没有料到,越南他线惨败于越南,彻底无缘与卡塔尔世界杯!在越南举国欢呼的同时,国内球迷骂声一片,引以为奇耻大辱!中国男足一次又一次突破底线的失败,寒了一次又一次。

  中国球迷的心,如今的中国足球再也喊不出当年“冲出亚洲,走向世界”的雄心壮志。

  国足真的这么烂吗?国足为什么会这么烂?我想这是很多中国球迷,甚至是每一个中国人心底的疑问,为什么国足这么弱?问题到底出在哪儿?在此我简要的从体育的上帝视角来分析一下国足的问题。

  在此之前,我首先提一个疑问:您觉得中国体育强吗?或者您觉得中国是一个体育强国吗?

  我想很多朋友会不假思索的说:中国当然是体育强国,看看中国的奥运金牌榜,哪次不是名列前茅?2008年北京奥运会更是51枚金牌冠绝群雄(后来取消3枚,实际48枚),这样的成绩还不能证明中国体育实力吗?

  再看看从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许海峰夺得首金开始,中国国家奥运队一路披荆斩棘,金牌榜始终位于全球首列。

  这数据乍一看很优秀,没问题,但是仔细研究后发现中国金牌严重集中在跳水,体操,举重,乒乓球,羽毛球,射击这六项上面。

  这六项运动共计拿到了123枚金牌,在所有金牌数中占比75%!,有人要说:这能说明什么?这说明中国在这六项运动中的实力冠绝全球啊,这不是好事儿吗?

  我国在这么多项领域的实力冠绝全球当然是好事儿,但是不好的是,我国夺冠的这些项目无一是世界热门,高价值的体育运动!甚至大多数都是很冷门,没人看,没人玩儿的项目!

  别着急反驳我,让我们再来看一组数据,看看世界上排名前列的高价值体育运动都是什么。

  可以看出足球在体育产业中的价值一骑绝尘,还有人甚至说世界上只有两种运动,足球和其他。在全世界体育赛事排行中前20中,足球占了11项!而根据世界上参与人数,商业价值,流行度综合排名的世界前十运动则是:足球、田径、自行车、橄榄球、棒球、赛车、篮球、冰球、网球、高尔夫球。可以看出以上运动,我们无一排在世界前列,我们所擅长的跳水,体操,举重,乒乓球,羽毛球,射击在世界范围内要么是冷门运动(举重,体操,射击,跳水),要么就是商业价值过低(乒乓球)只有羽毛球还算好点,但是都无法与其他运动相提并论。

  那么问题来了,中国到底算是体育强国吗?如果我们体育很强,那为何在世界热门体育项目中几乎找不到我们的影子?我们到底是金牌强国还是体育强国?

  其实我们今天这种体育领域外强中干的局面有一定的历史原因,源之于我们的“奥运金牌策略”,改革开放之后国家经济开始崛起,体育方面也需要迎头赶上,才符合大国地位,可是平心而论中国体育方面不论资源,金钱,技术,群众基础和水平和欧美相比都有很大的差距,那如何才能短时间内有效追上欧美呢?

  这就有了我们的五字奥运方针“小、巧、难、女、少”,意思就是把有限的资源集中投入到“小众小球项目、技巧性项目、难度、女子项目和比赛人数少”的项目上,为什么?因为这些项目都是世界上参与人数少,比较冷门的项目,集中资源之后比较容易突击金牌,1995年的《奥运争光计划》中明确指出就是要发展冷门项目,小项目,女子项目来冲击金牌。

  说了那么多,我们重新将话题回到国足上面,我们为什么会对国足有那么大的怨念呢?除了国足自己的一些原因比较重要的一点就是在其他项目勇夺金牌的背景下,国足黯淡无光,接二连三败给叙利亚,越南等我们眼中的小国之后,我们对他的哀其不幸,怒其不争。

  奥运我们可以有五字方针来夺金夺冠,但是足球不行啊,举重跳水这些项目很多国家都没有国家队,甚至没有职业选手,我们正规军去打游击队当然很容易赢,但是足球作为世界第一运动想赢那就必须要硬碰硬的实力战胜对手。

  抱歉,这可能还线万人!而欧美国家的注册球员都是百万起步,所以能组建国家队的球员基础是从注册球员中选拔,而不是从整体人口中选拔,光是人才基础这一项就相差10倍以上,在举个例子,德国青训加上注册球员能占到国家人口的10分之1,换算到中国如果有1亿人口参加专业的足球集训那我们国家的足球气氛,足球水平会是什么样的?

  中国没有足球文化,中国没有欧美人对于足球的那种热爱,可能有部分人确实很热爱足球,但是我们整体是没有国外那种足球氛围的,而且就算是热爱足球的那少部分人,也只是将足球当做自己的爱好,很少有人将之作为自己一生的职业来发展。因为在中国自古以来的价值观就是“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在中国这种氛围下,几乎没有家庭愿意堵上孩子的一生,花十几年去训练,拼搏一个不确定的未来。读书才是中国孩子唯一的出路,很多地方,学校的足球场作用也仅仅是学校配套设施而已,体育课都经常被别的科目霸占的校园,你能指望孩子们有多少时间去踢足球呢?而欧美因为教育体制的不同,欧美的青少年拥有比我们更多的课余时间,而且欧美职业球员的发展道路也比我们更顺畅,所以足球文化和教育体制是我们足球人口很少的原因之一。

  职业联赛方面,一共140个联赛,480个组别。每一年参加联赛的俱乐部数量都不尽相同,因为经常会有俱乐部加入或者离开,甚至注销或者合并重组。根据平均每个组别联赛15支俱乐部来推算,整个英格兰足球联赛系统中,有超过7000家俱乐部在进行比赛!如此庞大的商业化体制和足球人口的基数之下才能维持英格兰足球的繁荣发展。

  想要提高中国足球的水平,必须要扩大足球人口的基数,因为只有足够的人员基数才能支撑足够顶尖的人才选拔。

  从校园足球人才中挑选青训球员,青训球员中挑选业余联赛球员,业余联赛中选拔职业联赛球员,最终选拔出国家队球员。这是一个比较科学的选拔方式,比现在的体校模式更优,但是能不能做到却要打个疑问,因为最基础的也是最关键的一点是大力发展校园足球,这个该怎么执行?要怎么发展才能解决踢球和读书之间的矛盾?如何解决家长的顾虑?平衡学习与特长的发展涉及到的并不仅仅是体育总局或者教育总局的事情,更是需要国家政策的支撑和扶持。

  早在2007年,越南首富段元德助力越南足协发起青训计划,与阿森纳等豪门俱乐部合作,创建了嘉莱黄英-阿森纳JMG足球学院。足校采用了法国足球的青训理念和模式,温格亲自推荐助手担任青训总监,学员录取率低、淘汰率高,可谓是优中选优。过去几年越南国家队中的常客阮公凤、阮俊英、梁春长等球员均来自嘉莱黄英青训营。

  国足今天这种局面不仅仅单方面原因造成的,这其中参杂了许多复杂的因素,很多人觉得中国足球运动员高薪,风光,可殊不知除开2015-2019的金元时代,很多球员甚至饱受欠薪,解散的困扰,中超那些球队现如今也是靠资本持续输血才能活下去,更别谈盈利了,自己本身基本没有造血能力,而国外的俱乐部光靠卖票就能活的很滋润,如果不健康的大环境是根本不可能培养出强大的足球队的。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