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3/4/27 11:04:45  文章录入:admin  责任编辑:admin
早在2007年2月,比尔·盖茨就在《环球科学》杂志上预言:不远的将来,每个家庭都将拥有一个机器人。同时,特斯拉首席执行官马斯克在近期举办的2022年TED大会上表示,到2050年,所有家庭将会普及人形机器人,也就是每个家庭都会拥有一个机器人保姆。可以预见,机器人正加速走进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其中,作为机器人行业的后起之秀,服务机器人也逐渐从概念试点走向全面普及,并迎来爆发式的市场规模增长。与主要工作在“无人环境”,更注重效率和精准度的工业机器人不同,服务机器人的应用场景,需要与人近距离接触,更注重服务过程的“柔性”和安全性;基于此,服务机器人需要更加轻便、智能,以及更强大的环境感知与人机交互能力。理想很丰满,而现实却很骨感。更复杂的技术需求,也意味着更高的成本,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服务机器人的商业普及。关于服务机器人究竟是“刚需”还是“噱头”的讨论,也逐渐甚嚣尘上。对于服务机器人而言,让技术走出实验室,并真正实现商业落地是行业得以持续发展的必经之路。踏进“枪林弹雨”的商业世界,服务机器人企业更需要甄别市场需求的真伪,真实需求带来的用户和市场,以及稳定的商业模式和资金支撑,是企业安身立命的根本。产业存续并增长的本质原因,在于不断地为用户和社会创造价值。拿深耕智能楼宇垂直赛道的服务机器人企业中智卫安来说,是To B还是To C?哪一个垂直领域能产生真正使用价值?在经过初期的探索与长期的市场检验,中智卫安选择了B端楼宇场景,并加速实现商业落地。作为智能楼宇商用服务机器人入局较早的“种子选手”,中智卫安已成功开疆拓土。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底,中智卫安的机器人市场投放量已突破7.5万台,服务人次超90亿;与此同时,中智卫安机器人还走出国门深入海外市场,在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韩国、澳大利亚等海外多地进行规模化部署。在已经开启的服务机器人时代,市场的淘汰赛也拉开了序幕;受制于成本高昂、商业场景有限、落地困难等因素,部分服务机器人企业难以为继。服务机器人要走向全面普及,降低制造成本是必须跨越的“大山”之一。“选取一款基础产品着重投入,实行精简高效的运营,能在最短时间内验证解决方案的可行性。”在服务机器人价格混战甚嚣尘上之时,中智卫安转换思路,选择做最小可行性产品:全力打造一款轻量级产品,从单一功能、单一场景切入,再做全场景渗透。中智卫安CEO涂静一表示,经过市场验证的成功产品再进行功能升级改造,在多个场景、行业平滑复制,比起盲目地扩充产品线,在成本的控制上更加灵活和弹性。不仅如此,面对研发门槛高、生产成本高、供应链不完善等产业痛点,中智卫安基于对服务机器人产业长远发展的思考,主动深入探索合作共赢新模式。作为服务机器人产业链的先行者之一,中智卫安在多维度整合机器人上下游产业优势资源的基础上,联合打造全行业机器人解决方案,从源头缓解了中小型机器人企业的生产制造难点,以显著的成本优势,深度赋能机器人产业高质高量发展。中国国家统计局2022年1月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中国2021年全年净增人口仅48万。联合国数据称,到2050年,全球老龄人口占比将达到21%,并首次超过年轻人数量。全球人口结构的变化,让服务机器人的长期价值不再遥远。任重而道远,机遇与挑战并行。面对技术的进步及用户需求的不断变化,也给服务机器人企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真正为用户创造价值,并实现规模化应用落地,方能在这场“大考”中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