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3/8/30 21:46:10  文章录入:admin  责任编辑:admin
“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又到一年清明时节。踏青出游,祭祀扫墓,是清明节传统活动,然而今年3月以来,各地频频爆出奥密克戎病毒传播疫情,截至3月29日24时,全国累计确诊病例超2.8万,仍有54个高风险地区,475个中风险地区,受疫情防控政策影响,近日,多地发出通知,号召清明节不出门、不扎堆、不聚集。为确保清明祭扫活动平安有序进行,3月21日民政部召开2022年清明节祭扫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强调各地要充分利用清明节集中祭扫的契机,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贯彻绿色生态发展理念,创新祭扫服务载体,大力推广网络祭扫、鲜花祭扫、家庭追思等文明低碳祭扫方式。目前,多地民政部门已推出网络祭扫、代理祭扫,云祭扫等线上服务。云祭扫模式下,市民可通过登录当地殡仪馆云祭扫网站或微信公众平台在线祭扫平台,免费开通网络纪念馆表达对逝去亲人的思念。此外,一些烈士陵园、纪念馆、博物馆等公共场所也开通了线上数字展览的功能,为公众提供清明节足不出户“云观展”的服务,缅怀革命先烈,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广州殡葬博物馆是全国首家以殡葬为主题的公益类数字博物馆,利用数字博物馆平台,以文字、图片、音视频等构建线上展厅,同时建成线下VR现场体验馆,可线上线下互动感受殡葬历史文化。上海龙华烈士陵园受疫情影响清明期间闭馆,通过官网及官方公众号为公众提供线上祭扫、代祭扫等云祭扫、云观展服务,追古思今,缅怀英烈。上海市文旅局创新推出“音爱艺起”在线服务,为“宅家”的市民提供“云美展”“云文博”“云阅读”等在线艺术体验,最大限度发挥美术馆的社会美育功能。据悉,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全国文博界推出了2000余项云展览和数字博物馆等活动,为广大观众提供了丰富、高质量的文化产品,在满足人民文化需求的同时,增强了人民的精神力量。“云展览”、“数字博物馆”等线上文博产品并不是疫情之下的特殊产物,早在1998年故宫博物院就建设了自己的数字博物馆项目“数字故宫”。2017年故宫再次采用3D扫描、VR、全景等技术推出了《故宫VR体验馆》项目,其创新大胆有趣的展现方式在网络上引起广泛关注。如今的数字博物馆,是文博界顺应时代发展,响应国家推进“数字中国”建设的号召完成数字化转型,从而使博物馆文化共享发挥最大作用的重要呈现方式。2021年,“元宇宙”成为互联网爆款概念,更加速了国内博物馆联合国内创新科技企业向智慧博物馆转型。其中,深圳积木易搭科技技术有限公司拥有国内领先的全栈式3D数字化解决方案,可为文博行业提供一站式3D数字化解决方案。积木易搭拥有一整套包含3D扫描设备+3D可视化展示引擎+3D整合营销工具+系统化数据管理的3D数字化智慧文博解决方案,解决了文物数量庞大保护手段少、文物修复途径单一、系统管理难、信息化孤岛现象严重、资源共享程度低下、展示分享难等系列难题。据积木易搭工作人员介绍,洛阳博物馆、中国国家博物馆、海南省博物馆、张家界市博物馆、长沙博物馆等国内知名文博机构,先后通过积木易搭的智慧博物馆解决方案布局自己的线上博物馆、线上展厅矩阵,打造“线上+线下”的展览场景。比如,在洛阳博物馆数字化过程中,积木易搭运用自主研发的软硬件系统,在不直接接触文物的情况下,通过三维重建技术实地3D扫描建模、数据采集、三维动画合成,1:1还原洛阳博物馆,并进行线上复刻呈现。在执行过程中,三维重建技术还帮助量化馆内文物残损变形评估数据,创建、制作修复模型,为文物修复方案提供理论依据,避免文物在修复过程中出现不可预见的错误而损坏,这对历史建筑及文物的保护、更新、延续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对于洛阳博物馆的线上展品展示,积木易搭结合Web 3D、AI技术,将馆内文物实现云端存储,720°交互动态的前端展示,以沉浸式三维空间为观众打造身临其境的逛展体验,打破时空限制,支持随时随地访问、多端适配,为其打造永不落幕的线上博物馆。此外,积木易搭智慧文博解决方案还拥有全套后台管理服务系统,包括文物数字资源管理系统、业务工作基础支撑系统、藏品库房管理系统、展陈辅助设计系统、公共服务与展示系统、客流监控与分析系统等,全方位支撑博物馆的日常智能化自动化管理运作。新时代下,博物馆不仅承担着文物的收藏、保管、研究、展示、教育等职能,还肩负着传播优秀传统文化的使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中两次提到“博物馆数字化”,明确提出推进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美术馆、博物馆等公共文化场馆免费开放和数字化发展,推动景区、博物馆等发展线上数字化体验产品,建设景区监测设施和大数据平台,发展沉浸式体验、虚拟展厅、高清直播等新型文旅服务等目标。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更是提出要推进公共文化数字化建设,促进基层文化设施布局优化和资源共享,扩大优质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支持文化产业发展,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建设的工作任务。可以预见,未来将会有越来越多的图书馆、文化馆、美术馆、博物馆,乃至整个文旅产业加入到数字化转型队伍中来,推进“文化+旅游+科技”高质量融合发展,科技赋能文旅产业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升级。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